揭秘国内电影放映周期 密钥大起底 30天是长还是短?
副标题[/!--empirenews.page--]
进入七月,电影暑期档的战争正在轰轰烈烈地打响,一波又一波的国产新片正在影院中热映,同样有一些电影正在和观众们告别。大家或许并未留意到,7月8号电影《魔兽》下映,在中国内地取得了14.7亿票房的好成绩。 7月6日,上映足足两个月的国产片《百鸟朝凤》下映,它以8600万的票房完成了黑马逆袭的征程。与此同时,全球累积票房高达6.47亿美元的《海底总动员2》,虽然还没有到一个月的下映时间,但内地单日票房跌至不足两百万元,已经在中国影院中难觅踪影。即将于7月15日上映的小成本文艺片《路边野餐》,宣布只在内地影院上映10天。 进口片《阿凡达》不仅获得密钥延期,在个别影院甚至放映了四个月之久。 为什么一部电影在内地影院通常只能放映30天?为什么有些电影可以放映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?甚至有些电影上映一两周后,在处于闹市区或交通便利的影院中消失不见。太短的放映周期,一些忙于工作、出差的观众很容易“错过就不再来”。 30天的放映周期,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到底是长是短?现在将为观众揭秘电影放映周期的秘密。 何为密钥?如何延期?控制影片上映周期的“数字密码” 为什么在内地影院上映的电影,通常只有一个月的上映时间?首先让我们来科普一个名词“密钥”,它是控制电影上映时间的技术性手段。 在数字放映技术普及的今天,一部电影是否能在全国影院里按时放映,关键就在于一串密码。如今绝大多数影城都在使用数字放映设备,但数字拷贝复制到电影服务器后,并不能直接播放,还需要输入密码,这串密码就是传说中的“数字密钥”。 目前,国内电影的密钥制作方是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公司,密钥中包含着档期信息,可以控制影片在影院的上映时间,一般为30天左右。每台数字电影服务器都有单独的编号,密钥对应着这些编号,所以每一间影厅的服务器,都需要各自匹配的密钥才能顺利放映。 举个例子,目前中国3D银幕数超过3.5万块,也就是说《魔兽》上映时要制作大约3.5万个不同的密码,提供给每家影院的每一块银幕。据影院人士透露,普通影片会在密钥开启的当天夜里(即首映日凌晨)进行播放测试,以保证这部影片在每台放映机上顺利播放。 在过去的电影胶片拷贝时代,如果想控制影片的上映周期,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影院方的自觉行动以及人工监管。在上映前,为了防止盗版,片方经常会派专人护送拷贝,到了影片即将下映前,片方及电影局则会根据各影院排片表,催促影院交还拷贝甚至派专人监控。 在胶片拷贝时期,监管不力的情况很难避免。2010年1月《阿凡达》在内地上映,延期至3月30日下映,但在个别影院甚至一直放到了5月1日,正是由于当时还存在不少胶片拷贝。在数字电影时代,由于“密钥”这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,基本解决了控制放映时间以及盗版问题,也让影片的下线时间更为统一。
(编辑:一游网_一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